名師引領,自覺感悟,打通最后一公里
正如德國教育學家斯普朗格所說:“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chuàng)造力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苯逃淖罡呔辰缭谟趩拘讶说纳杂X。校長的自覺在于對教育的理解與追求,教師的自覺在于對學校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與內化、在于學校文化的引領,學生的自覺在于教師的喚醒與激勵、在于對教師人格的認可與接納。
4月24日19:30-21:30,潘建明導師在線進行名師免費公益講座《讓“自覺學習”真實有效發(fā)生》。常州潘建明自覺教育工作室全體老師積極參與,認真聆聽,收獲頗多。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課堂是育人的主渠道。課堂是一種有結構的時期,學生在這個時期學習知識。教師導師會在上課時,教導最少一個學生,甚至更多的。但是,將老師、家長由外部強加的“他律”轉變?yōu)閭€人主動的“自律”,實際操作并不容易。我們且聽潘校娓娓道來,教師如何在教學中建設“自覺課堂”,以及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覺學習”習慣等。
在兩個小時的講座中潘建明導師通過以下三方面來進行闡述:一、促進自覺性學習發(fā)生的意義;二、自覺性學習的本質和內涵,三、促進自覺性學習的本質和內涵。自覺教育工作室每一位老師都在潘導師的講解、引領下,深刻地理解了教師為什么教、學生為什么學,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以及結合學情進行教學設計,在課堂上教師如何評價學生的回答等問題。
自覺教育工作室每一位老師認真聆聽,聯(lián)系自己工作實際情況,積極思考,努力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踐行“自覺性學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