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市萬家坤信息技術名師工作室開展“送課程送技術送理念”活動
通信員毛利報道:近日,隨州市萬家坤信息技術名師工作室在市繼教中心、市高新區(qū)中心學校和曾都區(qū)東關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在高新區(qū)淅河鎮(zhèn)小學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送課程送技術送理念”活動,相關領導、高新區(qū)各校青年教師、萬家坤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10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按照聽課評課、理念探究、技術交流三個流程進行。
活動伊始,東關學校汪紫薇老師帶來一節(jié)語文展示課《動物王國開大會》,她主要采用了工作室的課題研究成果——智慧教學模式“網絡三段式”和“行動教學法”進行教學,根據兒童的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情境,運用多維度激勵性評價,激發(fā)自主學習動力,讓學生自讀自悟,力求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發(fā)現(xiàn),以讀促進理解。課后,各學校教師代表進行了點評,一致認為汪老師利用Aiclass智慧教學平臺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通過認、讀、寫、說、觀、演與學生互動交流,使學生在讀童話——品童話——講童話——演童話中感悟語言的魅力,了解講話的要領,明確發(fā)布通知時要說清時間、地點等要素,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完美地達到了教學目標。
在理念探究環(huán)節(jié)中,工作室主持人萬家坤作了《打造智慧校園 開展智慧教育》專題講座,對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進行了簡單解讀,詳細闡述了打造智慧校園和開展智慧教育的三個問題,即“什么是智慧校園和智慧教育?”“為什么要打造?”“怎樣打造?”。提出了現(xiàn)階段學校開展智慧教育是要實現(xiàn)“辦公管理數(shù)字化、課堂教學智慧化、學生學習個性化、生活交流網絡化”的新理念。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的職能已排到了第二位,教師最主要的職能是教會學生學習。如教師教學生學會了拼音,學生就會自己拼讀識字;學會了查字典、詞典,學生就會自己找到詞義;學會了編程的方法,學生就會自己創(chuàng)造出人工智能。(字數(shù)若過多,此處紅色文字可刪除)這一理念,引起在場教師的共鳴,并深受啟發(fā)。
在技術交流環(huán)節(jié)中,工作室能力提升組組長付紅軍匯報了《數(shù)字教學資源的獲取與評價》,工作室骨干成員萬東旭分享了《“學樂云”智慧教學資源平臺Aiclass的應用方法》,都引起了參會教師的濃厚興趣,并在活動現(xiàn)場進行互動交流探討。
此次活動的開展,讓東關學校這把智慧教育火種悄然燃起。目前,工作室還接到了許多單位的邀請,工作室更廣泛地開展此類活動,將有利于推進智慧教學模式在我市推廣普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