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春回大雁歸
遼寧省丹東·東港市第二中學(xué)高二22班 喬鑫棟
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記得你的樣子;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知道你是為了春回大雁歸。
2020庚子鼠年如期而至,可我盼來的不是闔家團圓的年夜飯,不是歡慶的春晚,不是鑼鼓喧天的熱鬧,而是那些始料不及的新聞,是那些令人揪心的數(shù)字。因為突然出現(xiàn)的新冠病毒,讓新時代的中國人度過了一次最黯淡的春節(jié),但這突如其來的疫情,卻使中國新年成為一個充滿熱血的時刻。
2003年,非典肆虐,鐘南山和醫(yī)務(wù)人員奮戰(zhàn)在第一線,當時67歲的鐘南山毅然決然地說:“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這里來!”17年過去了,鐘院士再次掛帥親征,并告訴公眾:“盡量不要去武漢!”而自己卻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去往武漢的列車。耄耋之年仍扛起寶劍,猶如補天巨人,救人民于水深火熱之中。
自疫情開始蔓延,身患漸凍癥的武漢金銀潭醫(yī)院院長張定宇,率領(lǐng)600多名白衣戰(zhàn)士,連續(xù)30多個日日夜夜堅守崗位,奮戰(zhàn)不止。他步履蹣跚,卻走得挺拔,邁得堅定,跑得飛快,直到同樣在一線奮戰(zhàn)的愛人被感染隔離,卻只給愛人留下一道消瘦的背影,因為他說:“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我必須跑得快,才能跑贏時間,才能從病毒手里搶回更多的病人!”
面對疫情,全國各地的醫(yī)生護士紛紛請戰(zhàn),在請戰(zhàn)書上印下一枚枚血紅色的,觸目驚心的指印,從此將生命交付祖國,全副武裝,奔赴前線。風(fēng)采動人的姑娘們脫下漂亮的衣裳,剪去齊腰的長發(fā),披上厚重的防護服,只留下疲憊但堅定的雙眼。為了少脫一次防護服,他們穿上了紙尿褲,盡量少喝水,一天只吃一頓飯,只睡幾個小時的覺,每一個夜晚,感染病房都是燈火通明,這是白衣天使正徹夜守護。在醫(yī)院里的樓道間,在病房的角落里,在手術(shù)室的病床下,是他們疲憊不堪,日夜堅守后,身體終不堪重負,席地而睡。換班休息的時間,一位女護士正低頭看著一條條親人的話語,眼里閃著淚花,卻不讓一滴眼淚流下來,她下意識地捋了捋頭發(fā),卻發(fā)現(xiàn)自己早已剃成了光頭,她摸了摸自己的頭,笑了,笑得心酸,笑得苦楚,更笑得堅強,笑得充滿力量。一位母親寫給孩子的信里有這樣的話:“媽媽是奧特曼,必須要和病毒這個怪獸作斗爭,等消滅了病毒,媽媽就回家陪你們……”一字一句,書寫著為大家,舍小我的大愛無疆。
正是此刻,無論是活潑可愛的孩子,情竇初開的姑娘,風(fēng)華正茂的男兒,不辭辛勞的父母,還是白發(fā)婆娑的耄耋老人……在這場沒有槍炮,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在這個充滿恐懼,充滿病毒的戰(zhàn)場上,他們在奮戰(zhàn),在拼搏,在受傷,在犧牲……只為秋的收獲,只為春回大雁歸!
(指導(dǎo)教師:梁 斌)
注:2021年1月,本文榮獲第十八屆“葉圣陶杯”全國中學(xué)生新作文大賽優(yōu)勝獎。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