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馮恩旭、胡琳名師工作室簡報
——關于聯合召開省中小學美術名師工作室建設啟動會議活動
2019第3期(總第3期)
四川省馮恩旭、胡琳名師工作室編 2019年2月25日
珠聯璧合攜手邁進 齊心協力共創(chuàng)輝煌
二月東風來,草坼花心開。在這個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里,在四川省中小學開學之際,2019年2月25日,四川省中小學美術名師工作室——四川省馮恩旭、胡琳名師工作室聯合召開工作室的建設啟動會議在成都市成華小學舉行。
此次會議由馮恩旭老師主持,分四項進行。
會議第一項為領導講話。蒞臨本次會議的領導有省教師發(fā)展培訓所所長汪桂瓊、成華區(qū)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唐皓、成都市成華小學校長宿強、成華區(qū)教育科學研究院美術教研員鄧乃斌等相關領導。
成都市成華小學宿強校長代表全校師生表示對各位領導及四川省各市(州)老師的歡迎,并且說到,“只有好教師才有好教育,有了好教育就有好學生,有好學生就意味著有好未來”。同時,宿強校長在回顧來自成華小學的優(yōu)秀名師胡琳老師的經歷中感慨到:因為名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人格魅力的影響,會讓名師的輻射作用更強,好教師就在我們身邊。教師的成長密碼就是完善自我,成就別人。最后,宿強校長表達了對四川省馮恩旭、胡琳名師工作室的美好祝愿。
成都市成華小學宿強校長
唐皓院長講到,全省首批33個省名師工作室,美術就2個,今天四川省兩個美術名師工作室齊聚在成華小學,不僅是成華小學的榮幸,也是整個成華區(qū)的榮幸。同時,唐院長將工作室的兩位領銜人比作一幅壯麗的山水畫,“山”代表兩位領銜人的專業(yè)素養(yǎng)、內涵和豐富的資源,更代表他們學術水平的高度,“水”代表兩位領銜人靈動的智慧和為人處世的和善態(tài)度與方法,水潤萬物而不爭,正是兩位領銜人的境界。唐院長期望工作室能夠培養(yǎng)更多更具特色的山水畫,輻射引領區(qū)級名師工作室。并且祝愿兩個四川省美術名師工作室共創(chuàng)更美好的山水畫。
成華區(qū)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唐皓
鄧老師表示,四川省的兩個美術工作室的啟動儀式在成華區(qū)開展是成華區(qū)的榮幸,相信兩個工作室的成員在馮恩旭老師的引領和胡琳老師的推動下可以更加優(yōu)秀,將四川的美育在全國大放異彩。鄧老師表示,成華區(qū)將成為四川省中小學美術名師工作室的堅強后盾,是工作室堅實的基地。祝愿四川省馮恩旭、胡琳名師工作室為四川省的美育再添光輝。
成華區(qū)教育科學研究院美術教研員鄧乃斌
汪所長在講話中談到,美術老師的數量在全國都是被納入緊缺型,今天在四川省中小學名師工作室的聯合啟動儀式上,看到四川省美術教師人丁興旺,很受感動。汪所長給大家講解了省名師工作室成立的目的與意義,同時對兩個名師工作室提出殷切期望。最后,汪所長表達了對兩個名師工作室的美好祝愿,并希望工作室的老師們能夠積極參與公益事業(yè),將光芒灑向更廣闊的地域。
四川省教科院教師發(fā)展培訓所所長汪桂瓊
會議第二項為兩個名師工作室的成員代表講話。
四川省馮恩旭名師工作室成員代表瀘州高中的周科老師發(fā)言
四川省胡琳名師工作室成員代表成都市新橋小學的段靜波老師發(fā)言
在休息環(huán)節(jié),馮恩旭、胡琳兩位名師帶領各位老師參觀了成華小學的極具藝術特色和民族文化的美麗校園。
老師們參觀成華小學巖彩畫美術工作坊
老師們參觀成華小學彝風堂美術博物館
會議第三項為馮恩旭老師和胡琳老師的專題講座。
馮恩旭老師作為四川省馮恩旭名師工作室的領銜人、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藝體所所長、美術教研員,在這次啟動儀式上為大家做了專題為《我的美術教研夢》的講座。在講座中馮老師講述了他的工作與成長歷程,從最開始教美術到教勞動再到教書法,后來當過區(qū)教育局科科長,最后實現他的夢想,當一名美術教研員。講座圖文并茂,繪聲繪色。一張張珍貴的老照片,都記錄著馮老師的傳奇般的足跡。從馮老師的輕松幽默的講座中,體會到馮老師成長過程中的驚心動魄,以及馮老師對藝術追求堅持不懈的精神。
馮老師鼓勵在座老師們積極提高專業(yè)技能,開辦師生畫展,讓人生不留遺憾。同時,馮老師希望在座老師們努力提高寫作能力,改變藝術類老師“只會做,不會寫”的現狀。馮老師高屋建瓴的觀點和接地氣的做法,給在座老師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給大家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深深的啟發(fā)。
馮恩旭老師專題講座
胡琳老師作為省、市、區(qū)三級名師工作室的領銜人,在此次啟動儀式上為大家做了專題為《夢開始的地方》講座。胡老師的講座分為五點,講述了她的藝術教育成長過程。
1.喜愛——讓她走上了教師之路,選擇教師這個職業(yè),是她投身教育事業(yè)的原動力;2.支持——讓她擁有了堅強的后盾,胡老師說,個人的成長離不開自信、鉆研、毅力,更離不開專家、領導和教師團隊所形成的強大的精神后盾。學校的支持,為教師發(fā)展搭建了平臺。3.結緣——讓她找到了畢生的研究方向,與成華小學的結緣,是她成長的開始。大涼山生活的經歷,是她教學和藝術生涯最大的財富,將大涼山的素材運用到教學中,使得自己快速成長。4.學習------讓她得到了不斷的充電和超越。5.執(zhí)著——堅持讓她得到收獲和榮譽。
胡老師在小學美術教育方面的成就令在座老師們敬佩不已,她與大家分享的三十多年美術教育的點滴歷程,為大家指引了方向,讓工作室成員都暗暗勵志,決心為“川派”美術教育做出自己的貢獻。
胡琳老師專題講座
會議第四項,馮恩旭名師工作室和胡琳名師工作室分組進行研討與交流。
研討的主題為四川省名師工作室三年規(guī)劃和工作室日常事務的分工與安排。在交流中,大家都非常激動,躊躇滿志,立志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嚴格要求自己,發(fā)揮自己的應有的作用。
四川省馮恩旭名師工作室研討
四川省胡琳名師工作室研討
研討會上,馮恩旭老師和胡琳老師對工作室成員提出了期盼:
一、明方向
每位工作室的老師所在的學校要有美術特色發(fā)展,確定一個發(fā)展方向,思考以什么文化為主,一個主題,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挖掘。
二、重積累
教師本人的基本功要扎實,離不開長期積累。工作室會不斷更新技法能力,望老師們積極自主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才能更好的帶領學生。
多交流
工作室將會開展更多和課堂教學有關的活動,更好地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扎實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技能。希望老師之間積極互動,互相分享,在扎實學習交流中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最后,工作室成員之間各抒己見,對工作室未來的發(fā)展進行交流討論,老師們都表示,這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工作室的成立,教師們能夠發(fā)現自己教學的優(yōu)勢與不足,進一步明確教學改進的方向。希望能夠借助工作室這個平臺把自己的教師個人成長檔案盒裝的滿滿當當。
下午,工作室的成員們在馮恩旭、胡琳老師帶領下來到了可圈可點藝術區(qū)參觀俄羅斯利賓美術學院教授、國際極具影響力的藝術家尼古拉·布洛欣的珍品展,秉著為進一步加強名師隊伍建設,充分發(fā)揮名師工作室的引領、示范、輻射作用,同時,促進一線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創(chuàng)建教師發(fā)展共同體的目標,在可圈可點藝術區(qū)開展了工作室未來發(fā)展的研討會,對工作室美術學科三年活動規(guī)劃進行細化,初步擬定了各小組相關成員和2019年的具體工作內容,便于日后工作室的順利進行。
隨后,工作室一行人又到四川師范大學附屬圣菲小學的醉墨齋、羌麗館、影藝社、沐刻坊、紙蕓堂等五個藝術教育工作坊進行參觀、學習與體驗。
老師們在圣菲小學工作坊參觀、學習、體驗
四川省馮恩旭、胡琳名師工作室成員合影
供稿:莫露、盧穎
攝影:馮淇、李鑫
審稿:馮恩旭、胡琳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