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斌工作室走進良田回中
12月8日,“大雪”到來,滴水成冰,而對于劉繼斌班主任工作室全體成員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第一次工作室深入基層去研修。一大早,工作室的全體成員不畏嚴寒,驅車四十多公里走進金鳳區(qū)良田回民中學,參加良田回民中學于立榮老師主持的《強師德,鑄師魂,做“四有”老師》的專題研討活動。
劉繼斌老師再一次和工作室的成員一起學習二次修改后的《工作室兩年規(guī)劃》,同時結合每一個成員的特點,給工作室的每一個成員分配相應的任務
首先劉繼斌老師解讀《師魂》和習總書記提出的做好老師的“四有”標準: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
觀《師魂》談感悟,各位老師結合自己的工作和觀看《師魂》、學習習總書記提出的“四有”老師的要求,認為師魂不是簡單的說教,作為老師要以德育人,身正為范,將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培養(yǎng)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既要學生成才,更要學生成人。
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味的體現。
于立榮老師談學習習總書記提出做好老師的四有標準的心得體會:愛崗敬業(yè)、盡職盡責;加強學習、提升素質;與時俱進、勇于創(chuàng)新;保持良好心態(tài)。
良田回中李向榮副校長帶領良田回中的班主任老師,與工作室的全體成員一起觀看《師魂》,感悟師魂。
良田回中的老師談《師魂》觀后感,認為對學生要進行愛的教育,要有奉獻精神,對學生力求做到“寬容對待,容忍學生錯誤”,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良田回中吳老師認為,教育學生要有愛的回報,關注學生的素質教育、綜合能力和道德品質的發(fā)展。
劉繼斌老師做總結發(fā)言:師魂就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的綜合素質,是教師的人格風范。它不僅是一種愛心的體現,更是一種責任的擔當。教師必須具備“德為師之本,師者須德高”的高尚情操。
劉繼斌老師給工作室全體成員推薦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馬麗老師的《點亮心燈》兩本讀物,通過自我學習和研修,提升管理班級和開展心育課堂的能力。
下午,工作室的老師繼續(xù)與良田回中部分班主任老師一起進行班級管理的經驗交流。
工作室的老師交流班級管理經驗:從社會、學校和家庭大環(huán)境的因素以及學生個人自身的因素進行分析,從而對班主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馬繼宗老師提出:“要想做好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必須先做一名優(yōu)秀的老師”,從自身開始,從頭開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大家都認識到只有提高自身的品德,才能做到“立德樹人”的最終目的。
劉繼斌老師做《教師如何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發(fā)言,結合自己二十多年的班級管理經驗,從“培養(yǎng)信心是基礎、師生關系是秘訣、耐心與家長是關鍵、理解與互信是前提、開放課堂是趨勢、品德提升是根本”六個方面做方法和經驗的指導和交流。
工作室的成員在參觀良田回民中學,學習校園文化建設和德育建設。
經過一天的研討、交流和座談,工作室的成員收獲頗豐:觀看《師魂》,感悟師魂;學“四有”標準,做“四有”老師;座談交流,學以致用。正如良田回中李向榮副校長說的那樣:“你們工作室深入學校,舉辦座談會,交流感悟,交流經驗,不僅提升了自己,更重要的是帶動了我校班主任老師在感悟師德的同時,學習和借鑒好的管理班級的經驗和方法,從而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這不正是工作室的最終目的:研修、提升、示范、引領、輻射。也是我們工作室建設的理念。
我們的研修活動已在路上。雖說十二月是寒冷的季節(jié),也是總結收獲的季節(jié),在劉繼斌老師的引領和帶動下:相互學習,共同研修,學他人之經驗來充實自己,在交流中發(fā)現不足,在研修中提升自身修養(yǎng)。
我們工作室的全體成員,將“繼”續(x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