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詩人說過這樣的話:
即使
理想距離現(xiàn)實
那么遙遠
但是
人們心中依然會有夢想的藍天
是的,每個人都曾在自己的心田留有一片筑夢的地方。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也夢想成為受學生喜愛、知識淵博、厚積薄發(fā)的老師,成為在三尺講臺上揮灑自如、授業(yè)解惑、點燃學生理想之燈的老師,成為教學相長、精心雕琢、喜看學生從茫然變得睿智的老師。名師工作室的成立,讓我們這些教育的追夢人,牽起手來,匯聚更多的內(nèi)力,離夢想越來越靠近….
讀書:自我豐滿的修行
讀書會是工作室成員的一項常規(guī)活動,它以讀書交流為主要活動內(nèi)容,以提升團隊教師理論水平為基本目標,是工作室成員快速成長的基礎,自我豐滿的修行。那么,如何開展這項活動呢?經(jīng)過討論,我們確定將國外已經(jīng)成熟、理念先進的PDCA管理模式引入名師工作室活動的設計中來,設計了名師工作室活動PDCA管理模型。讀書會首先采用了這個模型。
第一個階段是P階段,首先制定讀書方案。我召集工作室成員討論、明確第一學期的共讀書目,葛文山老師的《做最好的英語教師》和吳非的《致青年教師》,選讀書目有《成功跨越困難》《不跪著教書》《我在人大附中教英語》。確定讀書的目的是轉(zhuǎn)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解決教師理論水平不高的問題。所需書籍由工作室購買,要求每位名師工作室成員依據(jù)自己的情況制訂相應的讀書計劃,并做好讀書筆記,撰寫讀書心得,為學期末組織的讀書交流會做好準備。
第二個階段是D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教師自己潛心閱讀所選書目。每位成員根據(jù)計劃把閱讀量分解到每周,甚至每天,并在QQ交流群里曬出自己閱讀的進度和思想的火花,大家你爭我趕,互相監(jiān)督,互相激勵。同時每位成員要撰寫讀書筆記,結(jié)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談談讀書帶來的思想理念的變化,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感?! ?/p>
第三個階段是C階段,為了檢閱讀書的效果,交流分享讀書的收獲,我們組織了第一次讀書交流會。交流會要求每人事先準備好讀書報告,并通過PPT的形式展示學習心得。報告要介紹自己的讀書感悟,并分享讀書對自己教學實踐的影響。交流會上與會者要做好記錄,并從內(nèi)容、質(zhì)量、是否受益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并評選出優(yōu)秀讀書成員,由工作室頒發(fā)獎品?! ?/p>
第四個階段是A階段,交流會后,工作室對活動進行總結(jié)。通過征求每位成員的意見和建議,我們發(fā)現(xiàn),大部分成員認為交流會應以共讀書目為主,這樣教師們的讀書才有計劃,也能得到激勵,在交流中才有碰撞、激蕩、共鳴、升華,活動效果才更明顯。因此,我們對下一學期讀書活動進行調(diào)整和安排,新的讀書活動重點執(zhí)行共讀書目,自讀書目不再列入讀書會活動計劃。我們還把本期活動中成員的讀書心得匯集起來,以便與更大范圍的老師共享?!?/p>
高海玲老師在讀書隨筆中寫到:
葛文山書中講到的內(nèi)容不是空中樓閣,在理論探究、實踐智慧和教師成長這三部分中,葛文山老師細致深入地研究,從一個思想者的角度現(xiàn)身說法,獨到的英語教學智慧給了我深刻的啟發(fā)。
尚華磊老師寫到:
《做最好的英語老師》是我走進國立夫名師工作室接觸的第一本關于英語教學與研究的專著,研讀之后,讓我對于英語教研類文章有了全新的認識,書中處處彰顯著葛文山老師對于英語教學的獨到認識,而獨到中卻閃耀著基層英語教師的智慧火花與深入思考的美麗結(jié)晶。
課題:回到教學原點的研究
工作室成立之初,我們申報了市教科院的一項重點課題——“普通高中英語學習困難的類型、成因及對策研究”。申報這個課題之前,工作室成員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和反復的思考。討論的核心是:我們的教學、教研到底是為了什么? 到底是為了誰?我們的研究從何入手?討論的結(jié)果是:學生。因為一切教學工作的原點都是學生,都是為了教好學生,為了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困難和障礙。
課題順利地得到了立項。實驗之初,王守國老師用了兩周的時間匯集了國內(nèi)外的相關研究資料,并撰寫了文獻綜述。王老師所做工作之詳細,資料之全面讓我們工作室的每一個成員無不發(fā)自內(nèi)的佩服他。在此基礎之上,我們詳細討論了研究方案,確定研究不包括國外提出的生理、病理現(xiàn)象研究,而根據(jù)我們的實際情況,側(cè)重于對非智力因素和外部環(huán)境影響的研究,針對那些在學業(yè)基礎、學習習慣、學習方法與策略、能力、心理品質(zhì)等方面存在偏離常規(guī)的結(jié)構性缺陷,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均不能按時達到課標的基本要求,需要通過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給予補償和幫助的學生。
國立夫、黃鳳菊、林慶玲等幾位老教師抽取了150名學生作為訪談對象,該訪談調(diào)查要求深入細致了解目標學生英語學習困難的現(xiàn)狀及其英語學習經(jīng)歷,個人心理特征,家庭情況等,從而總結(jié)出其英語學習困難的類型和成因。調(diào)查訪談的問題由訪談老師根據(jù)實際情況提出,要求訪談老師記錄翔實,尊重學生及其隱私。這些學生又成為后來個案跟蹤研究的對象。
為了搞好研究,我們開展了進一步的理論學習,尤其是心理學理論的學習。在一切基礎工作鋪就之后,孫瑩、高海玲、李善美等幾位年輕教師很快設計出三個調(diào)查問卷,分別為學生問卷、教師問卷和家長問卷三類。學生問卷是在訪談的基礎上采用封閉式問答題的形式設計,進行較大樣本的調(diào)查;教師和家長問卷采用混合型問答題的形式設計。在進行調(diào)查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或多或少存在著學習困難問題,但根據(jù)課題研究方向,我們側(cè)重對英語學習偏科或者有明顯困難傾向的學生進行了調(diào)查與研究。課題組形成了詳細的調(diào)查研究報告,為進一步開展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學困生問題有它的共性,我們梳理出九類學困生類型。但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問題。只有走入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我們才發(fā)現(xiàn)問題的根源所在。當每個成員與孩子們深入交流的時候,造成他們學習困難的冰山就已經(jīng)開始融化。在成員的指點和鼓勵中,他們找到了學習的動力,樹立了學習的信心,發(fā)現(xiàn)了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依托課題研究,工作室成員開始了英語學習困難咨詢活動。我們借鑒心理咨詢室的模式,咨詢教師操作規(guī)范認真,每周定期定人接待學習困難學生,尊重學生及其隱私,幫助學生制訂解決策略和方案,并進行跟蹤幫扶。這一行動與社會上的有償家教形成了鮮明對比,受到了學校、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通過開展英語學習困難課題研究和困難咨詢活動,不僅提高了“學困生”的英語學習成績,還消除了他們的厭學情緒,提升了他們的學習信心,有利于這些學生的終身發(fā)展,也有利于班級后進生的管理,有利于整個學校的教學管理。更重要的,這也是讓每個孩子享受公平優(yōu)質(zhì)教育的具體體現(xiàn)。
這是節(jié)選的學生的來信:
馮永真:開始我的英語基礎太差。辜負了您的期許,但你仍對我持續(xù)的鼓勵,并加以引導,終于,我漸漸摸索到提高英語的那扇門。巨大的進步,不僅帶給了我自信與快樂,也讓我可以將英語上的成功復制到其他方面。是你讓曾經(jīng)懶散的我體會到努力的價值與意義??梢哉f,英語是我學習的起步。
劉振偉:我的每一次進步您都能發(fā)現(xiàn),并在班里進行表揚,這無疑給了我學好英語的信心與決心,最終,我的高考英語成績也達到了自己的理想水平
教學相長,老師不僅成了這些孩子們?nèi)松膶煟矠樽约赫业揭粭l通往夢想的希望之路。
有夢,教育才充滿活力,追夢,教師才得以成長。工作室,讓我們追逐屬于教育人的同一個夢想,追夢讓教師這一項職業(yè)變得更加快樂和幸福。當然,追夢意味著要用自己的汗水與智慧不斷挑戰(zhàn)新的高度,但是,誰都無法低估夢想的力量,夢想可以使人從軟弱變?yōu)閳詮姡瑥钠椒不癁閭ゴ?。工作室象一把云梯,讓我們遨游在夢想的藍天,正在摘取那一片片多彩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