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6日至8日,在王星老師的帶領下,我有幸和工作室一起參加了在成都雙流中學舉行的“第十屆全國名師工作室展示活動”。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我深切的感受到團隊合作的力量、優(yōu)秀工作室的示范和名家的專業(yè)引領,都是細微處的極致功夫,就如春雨滋潤萬物一樣默默的影響學生,促進教師本身的發(fā)展。
在本工作室的展示活動中,王星老師本著鍛煉我們幾位成員的目的,帶我們一起登臺亮相。由于王星老師事先已經準備好了稿子,臨時決定帶馮文、秦明富和我上臺參與展示,所有的準備工作都需要從頭開始。首先是從我們三個身上挖掘成長故事,再經過加工,最后形成初稿。在學校排練的時候,我們面臨稿子不熟,故事不夠生動、形象,缺乏登臺表演的經驗等一系列問題。王星老師請來了張淋老師為我們修改稿子并做統籌工作,請來了李麗老師為我們的排練進行普通話和舞臺形象方面的指導。一系列的前期準備工作在細節(jié)上不斷精雕細琢,為展示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的展示活動在拜訪了徐安德教授后又得到了升華。徐老給我們的展示活動做了更進一步的指導,讓我們在工作室助力成員成長上再下功夫挖掘,用“插上飛翔的翅膀”來形象生動的比喻工作室對每一個成員的發(fā)展指導。當晚回到賓館后我們連夜修改下來的最終定稿更充分的展示了工作室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工作室為各位成員提供個人發(fā)展平臺的重要功能。第二天傍晚,我們完成當天的會議學習之后在即將展示的會議室做了演練,請管澤東老師給我們的登臺展示做了最后的把關。當天晚上繼續(xù)完善稿子,繼續(xù)演練直至11點鐘。第二天上午的會間休息十分鐘,我們在二樓的陽臺外面再次做了演練,在上午開完會之后,我們又在即將展示的會場做了模擬展示。整個展示之前我們充分利用時間,只要有空余的時間,我們都在研究稿子,都在考慮會場的展示效果。
最終的展示活動非常成功,在會場上獲得了極大的反響,我們借此與“小林工作室”、“王建新名師工作室”等多個全國知名工作室建立了聯系。通過這個活動,我充分的體會到一件“大事”的成功都是通過許多細小的小事情堆砌而成的。這次全國性的名師工作室展示活動,對我們工作室是“大事”,但是我們團隊每一個成員做的卻都是在自己位置上的一些小事情。我們參與展示的三位老師挖掘出自身的成長故事,王星老師整合大家的故事,張淋老師利用自己的文學功底幫大家改改稿子,秦明富老師找來一個班上會錄像的學生錄像,李麗老師利用自身的普通話功底幫大家糾正普通話發(fā)音,各位參展老師充分利用空閑時間進行排練。一個個小事情集中起來,就集合了團隊的智慧,展示了一個團隊強大的協作力量,在短短的時間內趕出稿子,并作出細致修改,最終形成了多次超越,一個團隊的力量絕不是“1+1=2”這么簡單的模式,我想這也應該是這次全國名師工作室展示的精髓之所在吧!
我們工作室在與“小林工作室”交流中,林幸誼老師的一個觀點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她說:“我的班級沒有問題學生!”這句話充滿著自信和自豪。林老師她借用中醫(yī)“治未病”的理念,把班級的問題消弭于無形,所以她的班級沒有問題學生。林老師是一個熱愛生活的老師,我想,這也可能是對于孩子的熱愛,即使孩子們常常犯點小錯誤,這在她看來也不是問題學生,也只是孩子們淘氣罷了。另外,就是林老師的工作室涉及面很廣,普高到職教,小學到高中,各個學段都有涉及,這讓我想到教育的連續(xù)性。王曉春老師的早期記憶研究表明,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是在不斷的復制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如果我們能夠從小學孩子的發(fā)展到高中孩子的發(fā)展都能夠有一個全面的把握的話,對于高中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我們或許會有更全面的認識和更精準的把握。這也應該是我們教育者理論的深度和廣度的問題,也讓我對德育工作的連續(xù)性做出了思考。我拜讀了小林老師的微信公眾號,小林老師展示的是自己每天和孩子們快樂生活的點滴場景,每一處場景無不滲透了小林老師的育人情懷。
作為班主任的我們每天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并不多,怎樣盡可能的擴大自己的德育教育陣地呢?我常常反思自己的專業(yè)課堂教學,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自己的課程有沒有隨著變化呢?我的專業(yè)課教學能否滲透德育理念呢?在我學習了趙謙翔老師的《歸園田居》(其一)這堂語文課之后,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趙老師的語文課堂設計起點低,落點卻很高。課堂的主旋律著眼于通常的語文字、詞、句等基本功的訓練,但是,對學生的要求卻很高。學生活動的設計是本堂課的重點,學生活動的設計照顧了全班所有同學的參與,課堂上對學生課堂練習的即興點評更是充分展示了趙老師深厚的文學功底。在趙老師的課后講座中,我發(fā)現趙老師在課堂設計的細微處還融入了班主任的德育理念,對學生進行了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極大的擴寬了課堂教學的廣度和深度。趙老師不僅是一位優(yōu)秀的語文老師,更是一位優(yōu)秀的班主任。他把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都利用成為語文課堂資源和班主任教育資源。也就是說,趙老師的課融入了語文的基本學科素養(yǎng)訓練,高考語文的教學要求,更有班主任的德育理念。這也為班主任在學科教學中融入德育理念提供了一個范例。
德陽市王星名師工作室的研究方向是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德育教育無大事,教育細節(jié)無小事”,德育工作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工作,班主任不可能依靠轟轟烈烈的大事件一下子就把學生的德育教育做好,需要班主任把握住其中的細節(jié)與關鍵,就像春雨滋潤大地一樣,慢慢浸潤學生的心靈,在春風的呼喚下,開出姹紫嫣紅的鮮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