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2日下午,梧州市高中生物學科依托騰訊會議平臺組織開展了浙江杭州—廣西梧州聯合教研暨梧州市高中生物“精準教學”主題研討活動,活動主題是大數據背景下精準教學的應用和浙科版教材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本次研討會由梧州市教科所高中生物教研員鄧楠老師主持,全市高中生物教師參加了此次研討活動,本次活動得到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研討主題與與會情況
首先是由衢州市教育局教科所副所長評價室李惠新主任進行題目為《大數據背景下的精準教學》專題講座。講座從四個方面闡述了大數據滲透教學的趨勢以及大數據背景下對學生精準定位及精準教學。一是以實際案例引出技術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與學習,如智能機器的使用、面部識別、浙江省構建的數字教育港等;二是解讀政策文件分析教育大數據與教師的數據素養(yǎng)的聯系,從2017年《國家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鼓勵學校利用大數據技術開展教育,到2019年《關于加強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的指導意見》要求學校開展基于數據的教育教學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以實現個性化教學和精準化施策,《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利用現代技術實現規(guī)?;逃c個性化教育的有機結合,要求現代優(yōu)秀教師具備除優(yōu)秀教師需要具備的素養(yǎng)如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淵博的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全面的執(zhí)教能力素養(yǎng)、高尚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外,還需要敏銳的數據素養(yǎng);三是介紹基于大數據的精準教學及學科應用,利用大數據平臺獲取數據并分析,獲得學生的學科能力畫像,再對學生進行精準分層以進行精準教學,從而形成學生的個性化診斷及個性化學習指導,精準教學強調“兩核心”和“三要素”,追求“小”而“精”,讓數據更有價值;四是基于大數據的精準管理及其它應用介紹,在新高考模式下,可以包含學校層面的分析、單個學科層面的分析、尖子生的分析、不同組合的分析等。內容豐富實用,讓我們對大數據的發(fā)展趨勢與教育教學結合以實施精準教學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使我們獲益匪淺。
李惠新副所長專題講座
接著是高二年級的同課異構課例展示,授課教師分別為梧州高級中學霍民謠老師和梧州市第十八中學的蘇進杰老師,課題內容為浙科版《3.1-3.2.群落與非生物環(huán)境組成生態(tài)系統、食物鏈和食物網形成生態(tài)系統的營養(yǎng)結構》。兩位老師的課,都基于新課標、新教材和新高考進行教學設計,課堂結構完整,重難點把握精準。他們教學風格迥異、特色鮮明,課堂精彩紛呈?;裘裰{老師使用舊知識導入,單刀直入,使用總體到局部的方式來介紹生態(tài)系統,在介紹生態(tài)系統的組成成分時使用大量生動形象的圖片展示,吸引學生的目光同時傳授理論知識,在完成內容理論傳授后馬上插入題目進行練習加深印象。課堂中還展示了2102班《探究密閉空間下水草占比對魚的影響》實驗探究的分享,理論結合實際操作,學生興趣盎然,又掌握了相關內容點,是一節(jié)非常精彩的課例。蘇進杰老師從概念出發(fā)進入課堂,結合重點內容讓學生閱讀的方式加強記憶,配合圖片展示,使內容具體化。課堂開展限時小組活動,帶著問題讓學生閱讀課本,進行思考,利用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鍛煉學生的合作探究思維,以解決問題。展示討論活動成果時學生踴躍發(fā)言,參與度高,課堂氣氛熱烈。
霍民謠老師的課例分享
蘇進杰老師的課例分享
在評課階段,先是霍民謠老師和蘇進杰老師就自己的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進行發(fā)言?;裘裰{老師就自己的備課契機進行了解釋,安排學生進行了生態(tài)瓶的實驗,就既得實驗結果進行了課本理論聯系,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及歸納分析的能力;蘇進杰老師聯系生活實驗生態(tài)瓶的制作安排學生進行分析討論,掌握組成成分,引出概念,著重養(yǎng)成學生的小組合作的能力,培養(yǎng)歸納推理能力。
之后由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高中生物教研員周初霞老師對本次同課異構的課例進行點評。周老師首先對兩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表示充分的肯定,她指出兩節(jié)課亮點鮮明,以相似又不完全相同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思維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周老師指出,每一堂課的教學目標要以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旨歸,教學策略要滲透學習金字塔的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教學評價要注重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周老師還就兩節(jié)課例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并對《群落與非生物環(huán)境組成生態(tài)系統、食物鏈和食物網形成生態(tài)系統的營養(yǎng)結構》的內容提出了自己的理解與教學設計,對比霍老師和蘇老師的教學方式,她深刻又細致地評價了兩位老師對教學重難點的處理方法,以供大家參考討論。針對課堂中出現的過程性評價,對于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周老師更加注重生-生互動,如蘇老師課堂中討論結果展示的補充,可以更多地放手給學生,讓學生來進行相互評價,以落實新課程理念;針對課堂中出現的終結性評價,希望能從解題走向解決問題,如霍老師課堂中細化知識點的判斷題、填空題,可以更有情境性、整體性、開放性,用概念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以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周初霞老師的點評交流
最后,鄧楠老師進行了總結發(fā)言。他對周老師的專業(yè)用心點評表示衷心感謝,并提出了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下實現“教、學、評”一體化的建議和意見。同時,他希望全市高中生物教師也作出自己的思考,并應用于教學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文 字:梧州市第一中學 蘇 婷
審 稿:梧州市教科所 鄧 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