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全國卷Ⅱ
下圖示意科隆群島(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地理位置。讀圖,完成8、9題。
8.科隆群島特有動物種屬比例較大。形成這一現(xiàn)象的地理條件是該群島 ( )
A.地處赤道附近 B.遠離大陸
C.構(gòu)造運動強烈 D.地形復雜
9.科隆群島是耐寒的企鵝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園,主要因為該群島 ( )
A.氣溫日較差大 B.處在動物遷徙路線上
C.地處熱帶但受寒流影響 D.氣候垂直差異顯著
8.B 9.C
第8題,科隆群島的位置極其特殊,距離南美大陸較遠,形成了一個幾近封閉的小型生態(tài)環(huán)境,因而生物多具有獨特性。第9題,科隆群島受秘魯寒流影響,雖位于赤道附近,但氣候涼爽干燥,草木茂盛,這里海洋生物異常豐富,喜寒、喜暖動物均可生存,故C對;地處赤道附近,加之周圍海洋調(diào)節(jié),氣溫日較差小,故A錯;企鵝和鬣蜥把科隆群島當作家園,不屬于遷徙動物,故B錯;群島最高峰海拔為1 689 m,氣候的垂直差異較顯著,但“耐寒”的企鵝并不生存在高海拔地區(qū),可見這不是其原因,故D錯。
2014年高考地理真題(安徽卷)
歐洲鰻孵卵化于馬尾藻海,幼體隨著洋流到達歐洲西部沿海,然后進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馬尾藻海,產(chǎn)卵后死亡。讀圖,完成1 ~ 2題。
1. 歐洲鰻從馬尾藻海西南部遷往歐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屬于
①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huán)流 ②以副極地為中心的大洋環(huán)流 ③寒流 ④暖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
2. 甲地自然環(huán)境深受海洋影響,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變現(xiàn)為
A. 含沙量小、冰短期 B. 流量穩(wěn)定、水量豐富
C. 水量豐富、落差小 D. 流速緩慢、流量穩(wěn)定
【答案】B【答案】B
【解析】從圖中馬尾藻海和歐洲的位置可知,必須通過北大西洋暖流從北美東海岸到達歐洲西海岸,選項B正確。
【解析】受海洋影響,該地年降水量、降水季節(jié)均勻,導致的河流水文特征為流量穩(wěn)定、水量豐富。選項B正確。
2014年高考地理真題(江蘇卷)
索特拉島曾經(jīng)與非洲的索馬里半島相連,島上有許多奇特的動植物,下圖是索特拉島位置圖。讀圖回答3-4題。
3.某年七月,一艘油輪在該島以東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帶可能漂向
A.印度西海岸 B.澳大利亞西海岸
C.非洲東海岸 D.越南東海岸
4.島上許多植物有瓶狀莖、多刺、硬葉等特點,反映了
該島的氣候特征是
A.溫暖濕潤 B.溫和干燥
C.高溫多雨 D.高溫干燥
【答案】 13、A 14、D
【解析】3、北印度洋為季風洋流,7月份北印度洋海域區(qū)盛行西南季風,在西南風吹拂下,海水自西向東流,油污帶會隨著洋流向東漂流,到達印度西海岸海域,故選答案A。
4.島上許多植物有瓶狀頸、多刺、硬葉等特點,是長期適應環(huán)境進化的結(jié)果,該島生存大量這種植物,反映了該島氣候干旱,炎熱干燥,故答案選D.
考點:本題考查世界洋流分布規(guī)律和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
(2015年四川卷)2013年4月5日,我國帆船手駕駛"青島號"帆船榮歸青島港,實現(xiàn)了中國人首次單人不間斷環(huán)球航海的壯舉。圖1為此次航行的航線圖。據(jù)材料回答1~2題。
1.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風和洋流的航程是
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 B.非洲以南→南海
C.南?!_灣海峽 D.臺灣海峽→青島
2.帆船返回青島港當日,青島
A.日出東南方向 B.于地方時6時前日出
C.晝長較廣州短 D.正午物影較春分日長
1.A 2.B
解析:1、4月5日榮歸,航行時間在此之前.根據(jù)圖中航線位置,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航段主要在西 風帶范圍內(nèi),順風順水,A對.非洲以南-南海之間在南半球是東南信風帶,不是順風,赤道是無風帶,也難利用,B錯.南海-臺灣海峽時段,大概在春季,風力不明顯C錯.臺灣海峽-青島時段,季風不明顯,不是利用風最方便的時段,D錯.
2、帆船返回青島港當日,是4月5日,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進入夏半年。青島日出東北方向,A錯.晝長大于,于地方時6時前日出,B對.夏半年,緯度越高,晝越長,晝長較廣州長,C錯。太陽直射點在向北移,所以正午物影較春分日短,D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