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球公轉(zhuǎn)的意義
(晝夜長短的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四季和五帶的劃分。)
(一)晝夜長短的變化
1、夏至日這一天,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晝長達(dá)一年中最長,北極圈及其以北全部出現(xiàn)極晝;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晝長達(dá)一年中最短,南極圈及其以南全部出現(xiàn)極夜;赤道晝夜等長。越往北,晝越長,夜越短。
2、冬至日這一天,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晝長達(dá)一年中最短,北極圈及其以北全部出現(xiàn)極夜;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晝長達(dá)一年中最長,南極圈及其以南全部出現(xiàn)極晝;赤道晝夜等長。越往南,晝越長,夜越短。
3、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晝夜等長。
4、總結(jié):(1)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越往北,晝越長;
(2)太陽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晝長夜短,越往南,晝越長;
(3)赤道永遠(yuǎn)晝夜等長。
5、南北半球同緯度地區(qū),晝長和夜長相等。
6、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分析晝夜長短的變化
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導(dǎo)致晨昏線的擺動,從而晝夜長短一年中有變化。
(1) a時段從春分(②)到夏至(①),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北半球晝長變長,夏至最長;南半球晝長變短,夏至最短。
(2) b時段從夏至(①)到秋分(②),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北半球晝長變短,秋分等長;南半球晝長變長,秋分等長。
(3) c時段從秋分(②)到冬至(③),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北半球晝長變短,冬至最短;南半球晝長變長,冬至最長。
(4) d時段從冬至(③)到春分(②),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北半球晝長變長,春分等長;南半球晝長變短,春分等長。
7、一年中太陽折射點經(jīng)過同一個位置的時候,晝長、夜長、日出、日落、正午太陽高度相等
成因: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南北回歸線之間一年有兩次直射。
如: 5月21日與7月21日這兩天太陽直射大致一個位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