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名師大講堂》第二期活動紀實
匯聚名師,傳播簡約教學理念,在聯盟共同體中鍛煉成長。2018年5月23日,明媚的下午,大家又一次相聚河北省秦皇島市東港里小學,舉行第二期《港城名師大講堂》活動。
來自石門寨學區(qū)石嶺小學的周喆老師,首先為大家展示了一節(jié)二年級《表內除法一》的整理復習課。她認為整理與復習,顧名思義一是整理,二是復習。整理是把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歸類、梳理,將零散的知識系統(tǒng)化,將容易模糊的知識清晰化;復習是在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基礎上對原先學習過的數學知識加深理解,擴大數學知識聯系,進一步提高數學知識掌握水平,提高數學知識應用能力和技能的過程。
周老師首先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經歷“你整理過東西嗎?結果怎么樣啊?”讓學生體會整理之后會變得更加整齊更加清晰。然后巧妙的借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邊回憶邊對知識脈絡和重難點進行梳理。把乘法口訣、除法兩種的含義、運用除法解決問題三方面進行溝通,建立聯系。“把10根小棒平均分,你想怎么分?動手分一分,把結果畫一畫?!遍_放的學習活動,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避免了復習的枯燥。面對孩子們畫的兩用不同的平均分,周老師讓大家“選一幅圖,說說10÷2=5”,進一步鞏固除法的兩種含義。簡單的分小棒蘊藏著大智慧。有層次的練習也是復習課重要的一環(huán)。
如果說平時的教學像“栽活一棵樹”,那么整理復習就好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樹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功夫。復習課就是把平時相對獨立地進行教學的知識,特別是其中帶有規(guī)律性的知識,以再現、整理、歸納等辦法串起來,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溝通,并使之條理化、系統(tǒng)化。周老師的這節(jié)課,通過簡單的環(huán)節(jié)、巧妙的安排讓復習課更加有趣、有深度。
東港里小學朱燕老師說:復習課的主要任務是鞏固并加深已學的知識,它承載著回顧與整理,溝通和生長的獨特功能!周老師這節(jié)課并不是機械的重復過去的教學,而是更注重知識內在的聯系和本質,板書以思維導圖形式呈現,讓學生對知識點之間的認識更加深刻!值得我學習!
此外周老師設計的富有層次的練習,除了一點一點激起學生挑戰(zhàn)的欲望外!同時也逐步提高了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自身基礎上得到提高!真好!
上班剛剛三年多的武雪杉老師,也來自石嶺小學,她通過一節(jié)三年級的《一面五星紅旗》和大家分享了她對閱讀與寫作教學的點滴體會。
《一面五星紅旗》一課文本最大的特點是幾乎不直接寫“我”說了什么話,也沒有直接描寫“我”的心理活動,通過“我”的表情和動作的變化來表達內心情感。俗話說,“行動勝過千言萬語”,這些動作實際上更有力地表現了“我”的愛國熱情,這樣寫顯得深沉而含蓄,符合課文的整體氛圍。武老師準確把握文本特點,在教學時大膽取舍,直奔重點,化繁為簡,引導學生抓住表現“我”心理的句子進行研讀,學習用外在動作表達內心情感的寫法,并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嘗試運用這一寫法,達到讓學生在對比、模仿中領悟語言,習得語言的目的。
兩節(jié)課后,兩位老師又結合所講的課,向大家介紹了對整理復習、閱讀和寫作方面自己的觀點。簡短的分享讓我們看到了她們對學科教學的探索和思考。東港里小學的陳旭校長全程參與了本次活動,他不僅對兩位老師的精心準備、認真參與、智慧分享表示贊揚和感謝,也為來自十所學校參會老師的積極和投入點贊。
借助《港城名師大講堂》這一平臺,讓簡約教學的理念在不同學科生根發(fā)芽,我們會不斷嘗試和探索。鮮花在前方,我們在路上!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