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偷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一级似看大片中文字母,欧美激情视频精品一区二区,日本AⅤ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pre id="gd7jr"></pre>

    <em id="gd7jr"><s id="gd7jr"><form id="gd7jr"></form></s></em>

          首頁 - 實踐研究- 三名工作室新秀成果
          實踐研究

          Practical research

          聯(lián)系方式
          北京市東城區(qū)沙子口路78號院A座201 - 206
          電話:010-67284012 67234737 67233432
          郵編:100075

          名師助力促成長 不忘初心綻芬芳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日期:2019-01-17

           

          我清晰記得那是2014年10月的一天,接到學校的通知,我有幸被邀請加入陳成君名師工作室。當時激動之余又有些擔心,總覺得名師很“高大上”離我們很遠,我這樣一個基層的普通老師能跟上名師的步伐嗎?懷著興奮與擔憂我參加了工作室項目的啟動。后來一系列的學習交流活動,讓我徹底改變了起初的想法。

          自走進名師工作室的第一天起,從每一次教研活動到專業(yè)培訓,都有一股強烈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深深地感染著我,鼓舞著我,牽引著我。陳老師就像一位大姐姐,她從來不和我說大道理,而是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啟發(fā)引導我,讓我逐漸明晰了要成為優(yōu)秀教師應具備的各種涵養(yǎng)。她不厭其煩、毫無保留地指導我,從她身上我不僅學到了語文教學的專業(yè)知識,更看到了什么是“人格魅力”,什么是“孜孜以求”,什么是“毫無保留”。這才是我眼中真正的名師。

          對于從教十幾年的我,原有的教學模式已“固定”, 我也因此經(jīng)常懶于規(guī)劃梳理新知識,可自從加入名師工作室后,在陳老師的引領下,我增長了前進的動力,從最大程度上再次激發(fā)了自己的潛力。

          陳老師帶領我們工作室成員開展“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評研一致性”教學研究。指導我們精心研讀課程標準,緊扣課標中的總目標、階段目標、單元目標,體現(xiàn)文體特點,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前段時間,我執(zhí)教了《爬山虎的腳》一課,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最初備課制定了三個教學目標:1.認識9個詞語,學會寫“虎”“痕”“逐”三個生字;2.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3.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后來,工作室團隊研討后認為我預設的教學目標太低還不夠具體集中,目標中“認識”“學會”“了解”等表述模糊,無法檢測。聽取了大家的意見后我就在反思:如果我這樣教學,那不就是只為了教課文而教學,學生又能從中學到哪些知識技能呢?于是,我重新修改了教學目標:1.圖文結合,邊讀邊想象爬山虎的葉子,感受爬山虎葉子的美。2.通過抓動詞描寫,學會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并適著學寫一種植物;3.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明白作者實事求是的觀察(這一目標可以通過一個問題拋出:題目是《爬山虎的腳》,為什么卻要寫爬山虎的葉子?)。這樣一修改,目標精煉了,能基于課程標準設計,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團隊每次的教學研討,都給我?guī)聿煌氖斋@,讓我在備課、講課、研課的過程中能緊扣課程標準要求,解決每個階段的語文課堂中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等系列問題。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陳老師常對我們說的話:一節(jié)課不要太貪心,不要面面俱到,目標一定要少而精,可操作,可檢測,要從學生的角度考慮,要一課一得。

          在工作室成長的每一天累并快樂著,學并享受著。記得去年11月份,我準備參加東營市優(yōu)質(zhì)課的評比,接到課題后,陳老師就帶領工作室的同事們幫我備課、聽課、評課。大家犧牲了自己的課余時間,耐心地幫助我,從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到我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幫我細細斟酌。特別是陳老師,她觀課的高度、評課的角度令我佩服。陳老師不愧為名師,她目光所及之處,總能一針見血的點出我課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的方法。在她的指導下,我的一個個疑問都迎刃而解,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三次試講后,陳老師又找到我說:“雪燕,明天講課別緊張,咱們團隊相信你!有疑問我們晚上再交流,加油!”陳老師簡短的話語讓我熱淚盈眶。我不負眾望,最終獲得東營市小學語文優(yōu)質(zhì)課評選一等獎的好成績。

          在這個團隊里,我們不僅研究教學,還一起閱讀吳忠豪的著作《從“教課文”到“教語文”》,一次次蛻變自己的課堂。我們還徜徉在每一期《小學語文教師》經(jīng)典課例里,踐行于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一本本優(yōu)秀的教育書籍在陪伴我們成長。我們的閱讀并不是單純的接受閱讀,為了讓閱讀更深入,我們撰寫讀書心得,將讀書的體會及困惑在工作室交流,在陳老師的指導下,這種交流成為一種探討式的研究,使我們的語文素養(yǎng)得以提升。陳老師一直帶我們走在用專業(yè)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的發(fā)展道路上。在陳老師和團隊成員的幫助下,今年我被評為了東營市小學語文教學能手。我深知,這些成績是團隊的功勞,我是站在名師的肩膀上成長起來的。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成為骨干教師后,我深知“獨木不成林”的道理。我和工作室的新教師蓋悅老師師徒結對,從她走進工作室的第一堂課到后來展示的每節(jié)公開課,不管有多忙,我都幫她設計并打磨課堂,我們辦公室的燈也因此經(jīng)常成為全校最后一個關閉。當蓋悅老師的課堂得到孫校長和所有聽課老師的認可時,那時我的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成就感。前幾天,工作室的胡希霞老師參加市里的語文德育課例課堂比賽,從備課到試講再到正式比賽,我全程陪著她,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她。在講完課回來的路上,胡老師握著我的手激動地說:“我不怎么會表揚別人,就覺得你是一個熱心腸的人,和你在一個團隊真好!”是啊,我們在這個溫馨團隊里,互相學習,互相幫助,收獲了珍貴的友誼,結交了良師益友。我們都努力著、追求著、收獲著、快樂著……看,我們在名師工作室的引領下都慢慢地成長起來:東營市教學能手、墾利名師、墾利語文學科帶頭人、教壇新秀、市優(yōu)質(zhì)課一等獎、市語文德育課二等獎、區(qū)青年教師課堂大賽一等獎等都由工作室成員紛紛摘得,還有多篇論文在省市評選中獲得一二獎……

          名師工作室不僅為我們提供了提高自身素質(zhì)的空間,也成為我們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大家園。在這個大家庭里,我們找到了自己前進的方向,在這個大家庭里,我們體會到了互助共進的熱情,在這個大家庭里,我們更領略了名師的風采。我相信,這僅僅是個開始,名師工作室這座平臺會助推我們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與書相遇是幸福的,是美好的!

          ?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