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十六年的光陰在繁瑣而忙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轉瞬即逝,回顧這十六年的工作歷程,捫心自問,自己究竟有多大的提升?多少的進步?我不禁像林清玄一樣,頭涔涔而淚潸潸了。究其原因,是職業(yè)倦怠了嗎?是自己不夠努力嗎?是自己不夠鉆研嗎?好像是,又好像不是。思來想去,我覺得是我的學習范圍太小,視野太狹窄,缺乏名師的引領,局限了自己的發(fā)展。因此,我只能緩慢前進。
2016年5月份,我準備參加市級教學能手大賽,我深知自己的實力不夠,于是,從3月初我開始了“瘋狂”學習,觀看課堂優(yōu)秀實錄,參加市里、縣里組織的各種研討活動,有時覺得自己太急功近利??墒?,為了比賽,為了進步,又別無選擇。付出總會有一些收獲,5月份的比賽順利結束,我被評為市級優(yōu)秀教學能手,10月份,市教研員張穎慧老師讓我準備一節(jié)課參加優(yōu)秀教學能手的展示活動。經過認真的準備及張老師的悉心指導,我執(zhí)教的古詩《送元二使安西》一課得到了許多同行的贊許,尤其是張老師的認可,她真誠地邀請我加入她的名師工作室,我欣然答應,又覺得難以置信。因為張老師的學識水平人格魅力都太有高度了,在我心中,她就像天上的太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張老師工作室的成員太優(yōu)秀了,與他們結伴同行,令我誠惶誠恐。不過,加入工作室短短四個月的時間,我的收獲頗豐,感慨頗多:
其一,思想的轉化。之前,我非常的自卑,總覺得自己是張老師工作室中最差的成員,其他成員個個身懷絕技,而我卻是一無是處。但是幾次活動過后,大家的熱情、真誠感動了我,內心豁然開朗,對名師工作室的意義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大家組成一個新的集體,不是為了比賽誰是第一,誰是最后,而是成員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升。我可能是最差一名,但我可以成為最努力的一名,我可以更加積極地參加工作室的各項活動,可以虛心地向其他成員學習,幾年之后,如果和其他成員橫比,我還是最差一名,但至少我和過去的自己縱比是有進步的,能夠不斷超越自己,這,就足夠了。
其二,視野的開闊。我們工作室的成員人人都樂于學習,善于學習。大家來自教學一線,平時工作繁忙,但是只要張老師組織活動,成員們一定會積極參加。有的負責簽到,有的負責填表,統(tǒng)計數據,有的負責評課……甚至有的老師會主動帶一支錄音筆,全程錄音,生怕錯過每一個精彩瞬間。大家在一起,儼然一個溫馨、團結、充滿學術氛圍的大家庭。每一次活動、每一次探討,總能感受到同伴們閃耀智慧的思維火花,分享學習成果讓我視野開闊、思想升華、從井底跳出井口,進而在今后的工作中,忙的有方向,忙而有功。
與智者同行將不會愚鈍,與能者同行將不會落后,與名師同行將會走得更遠。我很榮幸能加入張穎慧老師的名師工作室,很慶幸能結識各位成員,他們就是智者、能者、更是名師,與大家同行,我會走得更快更遠更踏實。